不適5症狀+舒緩4方法,寶寶開始長牙了!

嬰兒與母親雜誌社2018-11-14育兒資訊站,寶寶教育發展

【本文轉載自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

寶寶的口水流不停,變得喜歡啃拳頭或咬東西,加上脾氣煩躁不安、容易哭鬧,仔細看才發現一小點白白的牙齒正從牙齦冒出來。當寶寶進入長牙期會出現哪些症狀?家長如何安撫長牙的不適症狀?

7個多月的佑佑近來常無來由地哭鬧,喜歡拿玩具放進嘴巴吃,直到某天媽媽幫他刷牙時才發現一顆小白點冒出牙齦,原來是進入長牙階段。一般來說,長牙引發的不適只會維持一段時間,當孩子不安時,需靠爸媽耐心安撫,或幫他按摩牙齦、讓他吃點東西磨磨牙來轉移注意力,除非身體出現其它感染,像是感冒等,才需用藥。另外,此階段的孩子從吸吮逐漸轉變為咀嚼的飲食型態,亦喜歡將拿到的東西放進嘴裡咬,因此,應重視物品的清潔,固齒器、奶嘴等要按時消毒。

平均而言,寶寶6個月開始進入萌牙期,不過,林口長庚牙科部兒童牙科主治醫師張佩菁表示,寶寶於0~12個月之間長出第一顆牙齒皆為正常,到了2歲半至3足歲時,乳牙20顆會逐漸長齊。不過,通常長牙並不會在固定的時間點開始或完成,寶寶長牙情況或順序會因人而異,父母不用過於緊張。對於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先從後面牙齒開始萌發的順序不對或擔心牙齒還沒長出來等問題,張佩菁醫師進一步解釋:「原則上,孩子在0~12個月之間長第一顆牙皆是正常。」若超過12個月仍未萌發第1顆牙,可帶孩子到牙科檢查,通常會讓孩子照X光,檢查是否有牙胚在牙齦裡,如果有的話,則要耐心等待牙齒萌出。

 

長牙不適,留心症狀


當嬰幼兒開始長牙時,臨床上經常出現哪些不適症狀?

1. 牙齦紅腫

牙齒萌出一個硬硬的小白點時,偶爾會發現牙齒旁的牙齦會出現紅腫情況,張佩菁醫師說:「當牙齒萌出後,牙齒周圍會分泌激素和荷爾蒙,導致局部的暫時性發炎反應,使牙齦對外界的刺激較敏感,因而出現紅腫情形。」至於紅腫是否會引起疼痛?通常大人認為紅腫代表疼痛,加上孩子哭鬧不安,覺得紅腫造成不適,但實際上由於嬰兒還不會表達,故無法確切得知。

2. 牙齦出血

孩子萌牙有時會出現血腫,並產生紅紫色如同瘀青的水泡,刷牙時刷破還會流血。紅褐色水泡其實是牙齒從牙齦萌出時造成微血管破裂所產生的血塊,逐漸變成暗紅色,有點類似瘀青,學名稱為「出牙性囊腫」。只要牙齒萌出或表皮破皮讓瘀血流出或自行吸收即可,牙齒就能順利長出,不太會感到疼痛。

另外,有些家長對孩子牙齦鼓鼓的,牙齒一直長不出來而擔心是否有異常,其實牙齒也有生長機制,例如:上顎門齒的牙根通常要生長到牙根程度的2/3後,牙齒才會突破齒槽骨萌出,因此,家長再耐心等待一些時間,牙齒自然會慢慢長出。

3. 牙齒會癢

一些醫學報告指出,長牙時好像感覺到牙齒附近會癢,是因為牙齒周圍會分泌激素和荷爾蒙,導致局部的暫時性發炎反應,使牙齦對外界的刺激較敏感所造成。

4. 食慾不佳

當孩子因長牙引發的牙齦紅腫而造成食慾不佳,待幾天牙齒長出來後多能恢復食量。倘若寶寶真的吃不下,建議讓寶寶咬一些冰過的胡蘿蔔、蘋果或較硬的蔬果,或是可以消毒清潔的固齒器給他磨牙,減輕牙齒的不適感。

5. 煩躁不安

正在長牙的嬰幼兒容易哭鬧不安、不好入睡,或晚上睡到半夜便醒來大哭等現象,此乃過渡時期,必須仰賴照顧者細心安撫。再者,造成孩子焦躁不安的原因很多種,不見得是長牙引起,也許是心情不佳、沒睡飽或身體不適等,父母需耐心觀察,瞭解所造成的因素。

 

 

口水直直流,長牙造成?

一般而言,寶寶在3、4個月左右唾液腺開始發達,可是寶寶的吞嚥功能還未成熟,因而吞嚥速度來不及,所以口水分泌後會積在口腔,再沿著嘴角慢慢流出來,外觀看來好像寶寶一直在流口水。因此,流口水並非長牙造成,只是剛好時機點差不多,讓多數人誤以為長牙引起流口水。

 

貼心照護,舒緩不適

根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長牙前4天、長牙當天與長牙後3天的不適症狀最為明顯,但情況在1週後會逐漸緩解,建議準備容易取得的固齒器、奶嘴或蔬菜等,緩解寶寶的長牙不適,不建議使用藥物,甚至塗抹麻藥。當寶寶因為長牙期的癢或疼痛而經常吃手或抓東西放入嘴巴咬,且情緒明顯變得較暴躁、經常哭鬧不安等,家長怎麼做才能改善長牙引發的不舒服?

1. 給予適合咬的器具

為孩子準備適合放進嘴巴咬的器具,例如:可消毒的固齒器、材質軟且具有彈性的湯匙或安撫奶嘴等,張佩菁醫師表示,以不會傷害孩子牙齦的器具為原則。

 

  

2. 準備柔軟或適合磨牙的食物

準備柔軟的食物,例如:香蕉、木瓜或水果泥等,或給一些質地較硬、適合磨牙的蔬果,像是胡蘿蔔、蘋果、芭樂等,亦可讓寶寶啃咬長牙專用的磨牙餅。不過,當孩子吃完食物後,記得幫他清潔口腔,避免提高蛀牙的機率。

3. 按摩寶寶牙床

將紗布巾沾濕後輕輕按摩寶寶牙床,亦助於緩解不適。然而,這時期的孩子喜歡啃咬,家長按摩時小心別被咬到。



4. 開立止痛劑

如果上述方法仍無法改善孩子長牙的不舒服,也可請醫師開立藥物,像是普拿疼或安佳熱等鎮痛解熱劑。一般而言,除了長牙不適,同時合併身體不適,像是發燒,才會使用到藥物。

 

開始長牙,保健工作不馬虎

當寶寶悄悄萌出第一顆牙齒時,多數父母因為孩子正一小步成長而感到喜悅的同時,亦不能忽略長牙時期的重點照顧原則。

1. 口水要擦乾 

6個月寶寶由於唾液腺發達,經常流口水而引起顏面或頸部長疹子,因此,家長必須常更換口水巾或圍兜兜,以保持乾燥,避免皮膚長時間接觸濕布而長濕疹。



2. 做好口腔清潔

無論長牙與否,最重要的是養成孩子清潔口腔的習慣,以免增加未來蛀牙的風險。基本上,口腔清潔可分成長牙前和長牙後,其注意事項如下:

長牙前

孩子長牙前,在每一次進食完,以乾淨的紗布巾沾過開水再清潔寶寶的口腔,除了具有按摩牙齦的效果,同時讓孩子養成清潔口腔的習慣,避免細菌滋生、減少異味。

長牙後

當孩子口腔萌發第一顆牙齒時,除了先以乾淨的濕紗布巾清潔口腔,亦須使用兒童牙刷清潔長出的牙齒,但不建議使用指套型牙刷,清潔效果不佳。當孩子牙齒長的顆數越來越多,攝取的食物也越來越多樣,有些家長擔心孩子蛀牙又礙於還不會漱口,因而將牙刷沾兒童漱口水來幫孩子刷牙,對此,張佩菁醫師表示,如果孩子的牙齒大片脫鈣,臨床上確實會建議家長將牙刷沾過含氟漱口水再幫孩子刷牙,而不是讓孩童自行漱口。

她進一步說明,牙刷沾了含氟漱口水後,先把牙刷甩乾再幫孩子刷牙,如此牙刷殘留微量的氟化物在刷牙同時不僅有潔牙效果,氟化物也會附著在脫鈣的牙齒表面,助於延緩牙齒鈣化。不過,她也提醒,不能讓小小孩單獨用漱口水嗽口,以免不慎吞入。原則上,孩子6歲以上才可單獨漱口,且家長應在旁陪同。

3. 定期塗氟、檢查牙齒

通常寶寶在1歲前應進行第一次的牙齒檢查,之後若不是蛀牙風險高的孩子,原則上半年檢查一次。至於塗氟方面,只要長牙即可塗氟,沒有規定長幾顆牙才能塗,6足歲以前每半年塗氟一次,由健保給付。

4. 重視衛生清潔

由於長牙階段的孩子情緒不穩、容易焦躁不安,鬧脾氣時可能會將身邊的物品拿了就放嘴巴咬,因此,家長除了安撫孩子的情緒,也要做好衛生清潔,玩具、固齒器等應定期清潔消毒。特別是孩子1、2歲時,好發單純泡疹型的口腔炎,易重覆感染,初次感染時的口腔可能出現牙齦嚴重紅腫、口臭、嘴唇長水泡、舌頭有潰瘍等情況,還會引起發燒,甚至牙齦上產生薄膜等。

 

專家解惑常見長牙迷思

寶寶長牙會發燒或腹瀉,這是許多父母存有的一些迷思,以下整理出常見的長牙迷思,為家長做完整的說明。

Q1、寶寶長牙時會發燒、腹瀉?

正常來說,長牙不會直接引起發燒,主要是寶寶6個月大時,從母體來的抗體降到最低,加上這階段孩子會東摸西摸再把手放進嘴巴吃,同時吃進細菌而引發感染,並非長牙造成。另外,有少數的醫學報告指出長牙會引起腹瀉,張佩菁醫師解釋:「長牙引起的腹瀉狀況很少見,主要受到外來的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

Q2、補充鈣質助於牙齒發育?

不少家長懷疑孩子容易蛀牙是否因缺鈣引起,其實多數蛀牙是因清潔和飲食習慣造成。再者,如果是先天鈣質不足或琺瑯質問題產生的蛀牙,即便單純補充鈣質亦無法解決問題,可能是先天基因異常或胎兒在母體內時受到一些感染。張佩菁醫師舉例說明,在寶寶1歲時,齒槽骨開始發育第一大臼齒和下排門牙的乳牙,如果寶寶當時受到嚴重感染,未來萌發的第一大臼齒和下排門牙的恆牙,其琺瑯質的確可能受到影響,因此,牙齒健全與否受到許多因素影響,與其單獨補充鈣質,倒不如重視營養均衡。

Q3、吃氟錠能預防蛀牙?

讓孩子含氟錠的確助於預防蛀牙。張佩菁醫師補充:「請孩子將氟錠含在口中,待氟錠融化後,氟化物會附著在牙齒的琺瑯質,避免再鈣化。」除此,吞食氟錠後經腸胃道分泌,在齒槽骨裡生長的恆牙亦會吸收到氟,讓琺瑯質更加強壯,將來對抗酸蝕的能力會更好。再者,氟錠的好處是錠劑,較不會發生過量的情形。不過,使用氟錠時,應由家長取出拿給孩子,而不是讓孩子自己打開。至於自行購買氟條幫孩子塗牙齒,除了使用的分量不好測量,塗抹時也可能出現不均勻或因孩子動來動去而沒塗到的情況,並不是那麼方便,若讓孩子誤食過量的氟化物,孩子將來的牙齒會產生氟化現象,牙齒因而出現斑點。

Q4、孩子多大後,不需使用食物剪刀?

通常6個月以上的寶寶已開始食用糊狀或泥狀的副食品,並逐漸進階到稀飯、顆粒的食物,待1歲後,即可開始吃大人的食物。很多父母會先用食物剪刀將食物剪得細細碎碎的,方便孩子咀嚼、進食,避免噎到。

 

至於何時毋須再用食物剪刀剪食物,其實沒有這項醫學研究。原則上,建議父母準備食物時能煮軟一點、剁碎一點,在安全範圍內讓孩子多練習咀嚼,助於咬合功能及口腔肌肉的發育,將來在練習說話、發音方面,口齒會比較清楚。若習慣幫孩子先用食物剪刀剪過,使他缺乏練習咀嚼較硬的食物,造成食物太大塊或太硬,孩子便覺得咬不動,將來進入幼兒園或小學,老師沒幫忙將食物剪細剪碎,孩子在生活自理出現落差,亦容易產生挫折感,因此,多鼓勵孩子自己咬、嘗試咀嚼。

 

張佩菁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長庚大學顱顏口腔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臺北長庚醫院牙科住院醫師、兒童牙科專科醫師、身心障礙者牙科專科醫師

現任:林口長庚牙科部兒童牙科主治醫師